(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4日電)石英元件大廠晶技自結7月合併營收新台幣13.12億元,是歷史同期新高。法人指出晶技下半年擴產幅度約10%至15%,持續受惠5G手機、Wi-Fi 6以及車用對高階石英元件拉貨力道。
晶技自結7月合併營收13.12億元,較6月13.15億元微減0.28%,比去年同期9.57億元大增37.07%,創歷史同期新高。
晶技指出,7月營收大幅年增,主要是客戶需求出貨增加、加上子公司中國大陸重慶眾陽置業認列開發案收入約新台幣0.63億元。
累計今年前7月晶技自結合併營收89.64億元,較去年同期56.32億元成長59.15%。
展望第3季營運表現,本土法人指出,受惠美系手機客戶小顆石英元件拉貨旺季,晶技8月至9月業績將可明顯成長,晶技整體稼動率達到90%至95%,預估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,下半年毛利率可望提升。
外資法人預估晶技第3季本業業績可望較去年同期年增8%至10%,若加上認列房地產收益,預估晶技第3季整體業績可年增近25%。
在產能布局,本土法人預估晶技下半年擴產幅度將較上半年增加10%至15%,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。
法人表示,晶技主要受惠5G手機和Wi-Fi 6連網功能帶動晶片效能需求提升,高階石英元件產品需求增加;此外電動車也帶動石英元件需求,預估每台電動車需要80顆至100顆石英元件,是一般燃油車的1倍至1.5倍;另外東南亞COVID-19疫情嚴峻,晶技也受惠部分轉單效應。(編輯:林興盟)1100804
(中央社記者吳家豪臺北3日電)工業電腦廠樺漢今天舉辦股東常會,通過配發現金股利每股5元;樺漢持續執行訂單結構優化、成本與費用控管,以期達成獲利率三率三升,並看好人工智慧物聯網市場商機。
樺漢2020年合併營收為840.91億元,年增3.2%;營業利益36.74億元,年增8.8%,雖受COVID-19(2019冠狀病毒疾病)疫情幹擾、美中科技戰保護主義升溫影響,樺漢加速全球供應鏈版圖遷移重組,發揮全球佈局策略效益,在疫情後快速展開銷售,帶動營收逐季走高,並嚴格控管營運成本與費用。
不過,受到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,樺漢2020 年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11.12億元、稅後每股盈餘(EPS)12.13元,僅分別年增2.9%、0.8%;若排除匯損因素影響,每股稅後盈餘為14.09元。
樺漢董事長朱復銓表示,樺漢積極強化研發設計技術力,鎖定高毛利、高年複合成長市場,並開拓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技術領域,透過整體營運規模放大與雲軟硬智慧平臺(SaaS、PaaS、IaaS)服務資源整合,致力成為更多國際集團客戶在智能應用完整解決方案的重要供應商。
朱復銓強調,樺漢經營團隊對未來營運充滿信心,將持續執行訂單結構優化、成本與費用控管等,以期創造獲利率三率三升的成績。
研究機構IDC的數據指出,2019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6860億美元(約新臺幣19.1兆元),至2022年將破1兆美元,在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以及5G、大數據等技術的驅動下,人工智慧物聯網市場的滲透率將迅速提升。(編輯:張均懋)1100803